二年级上册音乐12月份1+X评价

二年级上册音乐12月1+X评价

【单元教材分析】

1、编者以“大海”为主题,选编了两首不同风格且对比强烈的聆听作品。一首诗独唱歌曲《大海摇篮》,另一首是管弦乐曲《海上风暴》(片段)。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变化给音乐形象塑造带来的不同效果。进一步积累音乐经验,培养良好的听辨能力。

2、围绕“大海”这一主题,歌唱作品选编了两首优美抒情的歌曲《大海》和《云》。结合《云》乐句规整的特点,编者在“知识与技能”中设计了换气记号的认知与实践。并配合歌词韵母的发音特点,编配了练声曲《小猫去钓鱼》的练习,特别是独白“哟”的发音,是帮助学生找到声音告位置的好方法。

3、本课“编创与活动”主要围绕“大海”这一主题歌曲的演唱和聆听而设计。其中用打击乐器、自制乐器和人生等编创大海各种音响的活动,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、热爱自然,并巧妙地把生活经验运用于音响效果的探索实践中。

【单元学情分析】

本课的歌曲速度比较慢,节奏比较舒缓,学生学起来会比较漏气、断气等现象。我设计了纱巾环节,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控制与张力,并进行形式的变化,如个人演奏、两人合奏,小组竞赛等形式,让学生非常感兴趣。在玩中学,乐中学老师需要设计不同的情景和教学手段来解决,逐步掌握了歌曲的难点,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歌曲。

【单元教学目标】

1、能用优美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《大海》《云》,并能按照歌曲《云》中的换气记号演唱。

2、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《大海摇篮》和《海上风暴》片段的不同感受。

3、用划旋律线和体态动作表现音乐中的“大海摇篮“。

4、能与同学合作,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编创和表现大海的各种声响。

【单元教学重点】

1、学唱歌曲《大海》,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来表现歌曲的情境。

2、用体态律动变现《海上风暴》的变化

【单元教学难点】

1、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,准确在《云》的演唱中表现出正确的换气。

2、利用身边的材料模仿大海的拥有的音色和声音。

【单元教学措施】

1、《云》一课,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,教师尽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歌词,掌握歌曲旋律,用长短不一的线条设计成的节奏图谱,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直观方便。

2、聆听《大海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,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之中,主动聆听音乐。采用画线条、做律动、列表格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段聆听。

【单元课时分配】

第一课时:学唱歌曲《云》

第二课时:学唱《大海》

第三课时:欣赏乐曲《海上风暴》

“1”的评价

(一)评价目标

“1”即是课堂表现的评价,是上级统一指定的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。鉴于一年级学生有活泼好动,喜欢歌唱等特点,进行分层考核:

第一次班级考核:让学生跟伴奏歌唱作品《咏鹅》,演唱的时首先采用等级制对学生进行评价,用星级的三个等级来区分,再从学生课堂学习态度评价出发,进行综合测评。

第二次单独考核:针对小部分还不能掌握歌曲的孩子,结合上课的表现,课后进行单独考核。根据孩子的表现,给予评价,让落后的孩子也能跟上。

通过对孩子歌唱能力的表现以及学习态度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。

(二)教学重难点

1、通过图片、肢体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,体会歌曲表达的内涵。

2、学唱歌曲,能够运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歌唱。

(三)评价过程

1、完整聆听歌曲,感受中快乐的情绪。

2、运用自然的声音歌唱歌曲。

3、观赏优秀歌唱作品。

4、让孩子上台进行个人展示,进行生生互评,教师点评,最终教师选出优秀小小歌唱家。

鼓励学生及时掌握歌唱曲目做到及时评价、鼓励。届时评出优秀、良好、合格、待合格等级,评出优秀的学生给与星卡奖励。

(四)评价等级和标准

五颗星5★:咬字清晰,能够跟随伴奏音乐歌唱作品,节奏合拍;

四颗星4★:节奏基本合拍,完成演唱,咬字不清晰;

三颗星3★:背唱不流畅,旋律不规律;

二颗星2★:背唱不出,旋律基本没有

最后再结合评价量表的表现,总结学生的整体成绩。

(五)活动过程

(八)活动感想

   小学生年龄小、活泼好动、有兴趣但易转移,情绪不稳定的特点。如果仅让小学生随着教师一遍遍的反复学唱,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,对学唱歌曲失去兴趣,而要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,不能只单单教会学生演唱而达到目的。歌曲具有音乐作品的全部特点,是通过旋律、节奏、力度、速度等多种特性组成的。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,高质量的进行唱歌教学,就必须熟悉和把握音乐艺术的特殊性,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。因为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的活动中获得能力,受到教育,才能得到发展。从节奏入手对其进行唱歌教学,才能收到好的效果。

“X”评价

   “x”指的就是是教师依据班级学生情况,针对当前学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,在智力因素、非智力因素和基础的学科知识等领域,有针对性地开展过程性表现评价自主确定内容。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,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,我在二年段开展了一系列孩子喜欢的“x”评价活动。

【评价方法】

实行等级制,即优、良、及格、待及格四个等级;考核过程施行1+1补考机制,即第一周初步考核,第二周补考两次机会。

【注】学生素养评价说明:

学生素养评价结果认定采取等级制,分“5★、4★、3★、2★”四级,分别对应“优秀,良好、合格,待合格”四级。

活动一:听辨音色

【评价目的】   

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,人类的耳朵分辨音色应该强于眼睛分辨颜色,人耳对声音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.一般没有经过刻意练习和长期的听音乐的过程,几乎都是分别不出每种乐器的声音特点的,是由于音色的不同,音色是声音的个性、特色,决定于音波颤动的形式。通过听辨音色,能提升耳朵对音的敏锐度,增强学生对不同乐器音色的了解。提高对不同乐器的感悟力,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。

【评价标准】

优秀5★:能够听出三种乐器音色,并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。

良好4★:能够听出二种乐器音色,并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。

合格3★:能够听出一种乐器音色,并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。

待合格2★:不能听出乐器音色及不能说出乐器名称。

【活动感想】

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来说,不同音色的运用表达出音乐家对于音乐作品不同的寄托与理解;对于音乐作品的演绎来说,不同音色的呈现蕴含着演唱者对于音乐作品不同的感受与思考;对于音乐作品的倾听来说,不同音色的碰撞激发出倾听者对于音乐作品不同的审视与好恶。因此,让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十分重要,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。

活动二:旋律线条画一画

【评价目的】

旋律线是在旋律进行中,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、力度强弱的变化、情绪感染的变化等而形成的起伏线条。运用画旋律线的方法,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音乐作品,包括乐曲中的音的高低、力度的强弱、时值的长短以及情绪的变化,通过形象的直观的旋律线段,让孩子迅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,从而达到教学效果。

【评价标准】

优秀5★:能够根据乐曲画出相应的旋律线条。

良好4★:能够根据乐曲大致画出旋律线条。

合格3★:能够根据乐曲简单绘画。

待合格2★:不能根据乐曲绘画。

【活动感想】

学科融合是一直以来所倡导的,旋律线是在旋律进行中,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、力度强弱的变化、情绪感染的变化等而形成的起伏线条。运用画旋律线的方法,可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音乐作品,包括乐曲中的音的高低、力度的强弱、时值的长短以及情绪的变化,通过形形象的直观的旋律线段,让孩子迅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,从而达到教学效果。